绿能启航!全球最大单体绿氨项目投产 大安吉电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创四项全球之最
发布人:
来 源: 时 间:2025-07-28
收藏
笛声长鸣,液氨罐车满载绿氨发往下游应用市场。7月26日,在吉林西部(大安)清洁能源化工产业园区,国家电投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投产,首创“绿氨规模、混合制氢规模、直流微网和固态储氢”等四项“全球之最”,标志着中国在绿色氢基能源领域实现历史性跨越,为世界能源转型贡献“中国动力”。
作为国家清洁低碳氢能示范工程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百大工程,该项目于2023年5月开工,新能源装机800兆瓦(风电700兆瓦,光伏100兆瓦),年制绿氢3.2万吨,绿氢制绿氨18万吨。投产后,每年可减碳排放约65万吨,节约标煤约23万吨,相当于可抵消近50万户普通家庭一年生活用电产生的碳排放。
该项目创新采用“绿氢消纳绿电、绿氨消纳绿氢、源网荷储一体化”的全产业链设计思路,已取得1项发明专利和33项实用新型专利,并实现多项重大技术突破,其最显著的亮点在于创造了四项全球之最——全球最大规模的一次性投产绿色合成氨单体项目,全球最大规模的碱液与PEM混合电解水制氢,全球最大规模的直流微电网制氢,全球最大规模的固态储氢。不仅如此,项目应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氢-化”全流程柔性控制系统,通过智能化“源荷互动”机制,破解风光发电波动性与合成氨生产稳定性的匹配难题,在一体化调度、集群控制等方面完成工业化实践,探索出工业生产新模式。
该项目致力于推动绿氨产品实现绿色高附加值,现已获得法国必维集团出具的欧盟低碳燃料标准符合性预认证报告,完全满足绿色认证标准。与此同时,该项目展现出强大的人才“磁吸效应”,不仅直接创造近400个就业岗位,更强力吸引了众多能源领域专业人才从全国各地汇聚东北。尤为振奋的是,一批高素质人才主动放弃外省发展机会,选择回归家乡就业创业,成为吉林“引凤还巢”战略的鲜活样本,为打造东北振兴人才高地注入了新鲜血液。
作为兼具战略意义与标杆价值的重大能源工程,大安项目的成功实施,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和转型推手,将进一步激活吉林西部的资源潜力,重塑产业结构,赋能经济繁荣;作为绿色革命先锋和技术创新高地,它大规模验证了绿氢全产业链商业化路径,为解决我国新能源富集地区消纳难题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的新方案,为国家能源安全和“双碳”目标贡献核心力量。
近年来,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论述,积极践行国家“双碳”战略,坚决落实吉林省高质量发展战略和白城市“一三三四”高质量发展战略,以打造生态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为主要目标,立足资源优势,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引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新能源装机并网规模稳居全省前列,该项目的投产是大安在新能源开发赛道上的又一里程碑式突破。
作为全国新能源产业百强县之一,在即将到来的“十五五”期间,我市将融合“生态、能源”两大王牌优势,主动融入“吉电入京”战略,全力构筑吉林西部绿色能源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