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 吉林省人民政府网站 | 白城市人民政府网站 网上信访 | 网上举报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一网搜

当前位置: 首页>>大安新闻>>专题报道

大安水田万亩示范区测产

发布人: 来 源: 时 间:2025-10-14 收藏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苏打型盐碱地高效综合治理与利用,发展特色生态农业产业,做好盐碱地后备资源综合利用国家试点工作。10月10日,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东北苏打盐碱地分中心、吉林大安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在我市红岗子乡万发村中科院“黑土粮仓”科技会战水田万亩示范区举办盐碱地高效治理与综合利用“三良一体化”模式田间测产观摩会。
  此次测产观摩会由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东北苏打盐碱地分中心主任梁正伟研究员主持,与会领导相继发言。专家按照丈量地块、计算面积、收割水稻、称重去杂、检测含水率等一系列程序对不同改良年限的22个盐碱地田块进行测产。其中,重度盐碱地地块通过酸性磷石膏改土技术新垦第一年改良,水稻产量当年达到414.39公斤/亩;通过酸性磷石膏改土培肥新垦第一年的重度盐碱地水田亩产达到513.03公斤,而未实施土壤改良的对照田亩产仅为116.69公斤,亩产提高了约3.4倍,增产效果显著。
  我市红岗子乡部分土地属于苏打型盐碱土。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的科研团队历经20多年攻关,创建了以酸性磷石膏等高效低成本改良剂构建“良田”为基础,以选育耐盐碱、优质、高产水稻“良种”为核心,辅以密植栽培、侧条施肥等配套“良法”为保障的“三良一体化”盐碱地高效治理与综合利用模式。该模式实现了盐碱地的高效可持续利用,有助于扩大耕地面积,为吉林省“千亿斤粮食”工程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国家、省、白城市以及我市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活动。(闫立志 刘佳)
 
 
                                                             初审:刘佳楠 复审:卞锐 终审: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