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市人民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  大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政府信息公开基础平台

索  引 号: 11220882013597707T/2018-11429
分  类: 公路 ; 通知;通告
发文机关: 大安市人民政府
成文日期: 2018年06月01日
标      题: 大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大安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发文字号: 大政发〔2018〕16号
发布日期: 2018年06月01日
索  引 号: 11220882013597707T/2018-11429 分  类: 公路 ; 通知;通告
发文机关: 大安市人民政府 成文日期: 2018年06月01日
标      题: 大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大安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发文字号: 大政发〔2018〕16号 发布日期: 2018年06月01日

大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大安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大政发〔2018〕16号

各乡(镇)人民政府、国营农林牧渔场,市政府各办局、各直属机构:

  《大安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的实施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大安市人民政府

2018年6月1日

  (此件公开发布)

大安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的实施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以下简称“四好农村路”)重要指示精神,根据《吉林省农村公路条例》《吉林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征求关于深入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吉交函〔2018〕193号),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以“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为目标,进一步完善管养资金财政预算保障机制、建立健全农村公路养护工作机制、健全农村客运和物流服务体系,逐步消除制约农村发展的交通瓶颈,努力实现养护工作正常化、规范化,真正做到有路必养,路产路权得到有效保护,路域环境优美整洁,农村客运和物流服务体系健全完善,提升农民群众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乡村振兴发展和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挥交通先行作用。

  二、目标任务

  ——农村公路建设。2018年新改建农村公路558公里,改造危桥1座,行政村通硬化路率达到100%,自然屯通硬化路率达到80%,2020年全市自然屯通硬化路率达到92.8%,危桥改造率达到100%,县道、乡道安全隐患路段整治率达到100%。

  ——农村公路管理。全面落实《吉林省农村公路条例》,基本健全农村公路管理体制机制,市、乡(镇)两级管理机构设置率达到100%,基本完善村级管理议事机制。农村公路管理机构运行和人员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比例达到100%。农村公路管理法规制度体系基本健全,爱路护路的乡(村)规民约制定率达到100%。“路长制”覆盖率达到100%。

  ——农村公路养护。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纳入同级财政预算比例达到100%,列养率保持在100%,到2019年全面完成通县、乡、村老旧路畅通工程,路面技术状况指数(PQI)逐年上升,优、良、中等路总比例不低于75%,公路技术状况指数不低于82.8%,基本实现“有路必养、养必到位”的目标。

  ——农村公路运营。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水平达到AAA级及以上水平,新(改)建大安市客运站1个、龙沼镇客运站1个,全市建制村通客车率保持100%,自然屯通客车率达到90%;基本建成覆盖市、乡(镇)、村三级农村物流网络。

  三、重点工作

  (一)建设好农村公路。

  一是建设幸福小康路。深入实施农村路网连通工程,优先保障精准脱贫项目,确保2018年完成94个贫困村、218个自然屯通硬化路率达到100%的目标,非贫困村通硬化路率达到80%以上。切实做到精准投资、精准施策,为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争当先行官。

  二是建设特色致富路。持续推进农村公路升级改造工程,重点建设一批资源路、旅游路、产业路,实现工业园区、示范小城镇、农业示范园区、旅游景区有等级公路连接;构建市、乡(镇)、村三级农村物流配送网络,实现生产生活资料进城下乡高效便捷。农村物流点、旅游点对外通行条件明显改善,进一步提升农村公路引领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的能力。

  三是建设平安放心路。建立多部门参与的协调联动机制,合力抓好农村公路安全整治工作。以急弯陡坡、穿越村镇和学校、平面交叉等路段安全隐患综合治理为重点,加快实施安防工程、危桥改造工程,尽快完善防护、减速带、标志、标线及视线诱导等交通安全设施。相关部门严格落实农村公路巡检机制,加强交通安全设施检查频率,经常性检查每月1次,定期检查每季度1次,规范填写巡检记录,遭遇自然灾害、发生交通事故等情况时,及时进行专项检查并更新相关设施,确保群众出行安全。

  四是创建绿色品质路。明确县级交通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机构质量监督工作责任清单和权力清单,全面落实建设单位首要责任和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主体责任,建立以质量为核心的信用评价机制,保证工程实体质量。坚决落实“三同时”制度即新改建、养护大修项目实施过程中同步实施排水、安防及危桥改造工程,同步完成路田分离、路宅分离,穿越乡镇、村屯的根据需要同步建设汽车停靠站(亭),确保“建成一条、达标一条”。以此实现农村公路“实、安、绿、美”,为我市“美丽乡村”建设添砖加瓦。

  (二)管理好农村公路。

  一是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市级政府行政部门组织成立“四好农村路”管理办公室;乡(镇)政府建立农村公路管理所,由政府分管领导担任负责人,该部门成员不少于3人;村民委员会建立村道管理议事机制;结合“脱贫攻坚”任务,政府面向扶贫对象设立农村公路工作公益岗位,每村根据其实际情况设立3—5个公益岗位。形成由市级政府督导、乡(镇)监管、村组协管和群众参与的农村公路联动协管机制,同时也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参与感、获得感。

  二是创新管理运行机制。按照“健全管理机制,明确工作目标,落实管理责任,强化社会监督,严格管理考核”的要求,全面推行“路长制”,通过制定“路长制”实施方案,对农村公路逐一明确具体领导责任,指导村民委员会形成“路长制”长效工作机制,实现农村公路管理全覆盖。通过在路侧设置公示牌对“路长”姓名、职务、职责、公路概况、联系电话、监督电话等内容给予固化,并通过政府网站、新闻媒介等予以公布,主动接受群众监督。

  三是加强项目管理。切实加强规划工作,加强各类规划的统筹衔接,形成多规合一的规划体系,并按照总体规划要求,及时做好规划评估和调整。“按照五年规划、三年滚动、一年计划”的工作要求,合理确定项目建设时序,超前开展前期工作,提前做好项目储备。建立完善农村公路管理基础数据库及其信息管理平台,推动实现全方位动态管理。

  四是加强依法治路护路。加强农村公路法制和执法机构能力建设,规范执法行为,不断提高执法水平,推广市统一执法、乡(镇)、村协助执法模式,建立市有路政员、乡(镇)有监管员、村有护路员的路政管理体系,实现农村公路管理法规健全、爱路护路村规民约制定率达到100%的目标,最大限度防止、及时制止和严厉查处违法超限运输及其他各类破坏、损坏农村公路设施的行为。经向省交通运输厅申请,已批复7个临时流动治超站点。

  五是全面整治路域环境。全面清理路域范围内的草堆、粪堆、垃圾堆,疏通边沟等排水设施,常年保持路面整洁、无杂物。到2020年,具备条件的农村公路全部实现路田分离、路宅分离。

  (三)养护好农村公路。

  一是推进养护模式改革。平稳有序推进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改革,大力扶持、培育符合我市实际的养护企业。对小修、中修、大修养护工程等专业性工作,选择具备相应资质的专业化队伍,实行合同管理制和施工监理制;对日常保洁、疏通排水系统、路缘石修理、行道树及花草的抚育、施肥等专业性不强的保养作业,推行群众性养护模式,积极构建“群众性养护体系”,采取定额管理、计量支付方式吸纳沿线群众和家庭参与等方式进行管护,形成符合我市实际的专业化与群众参与相结合的养护模式。

  二是推进旧路整修改造。按照交通运输部的目标要求,全面推进乡、村的农村老旧路整修改造任务。我市计划开展春季、秋季乡村公路整修工作,区别不同情况,分别采取局部维修、预防性养护、中修、大修等办法,让建成时间较早、破损严重、晴通雨阻路段及早恢复使用功能,有针对性的推进农村老旧路维修改造,全面消除“畅返不畅”、“油返砂”问题,巩固农村公路建设成果,切实解决百姓关心的最直接最现实的突出问题,乡村公路整修资金纳入乡(镇)政府财政预算。

  三是提高养护技术质量。加大养护科技手段运用,加强路况巡查和公路桥涵隧道检测评价,积极推进智能化快速检测技术,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下达修补任务;加强桥涵日常养护,强化路面小修保养,做到裂缝及时清灌、坑槽和啃边及时补、网裂和断板及时修,避免小病害变成大病害,小投入变大投入;大力推广成熟的养护工艺,重点支持破损老旧路“白改黑”工程(老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路面);采取“机械式除雪为主、辅以人工除雪防滑”的基本方式,全力做好市级公路全线及乡、村公路客货运输繁忙路线的急弯、陡坡路段、平交道口、大中桥面及引道、村镇过境路、高填方路段的除雪防滑工作,对于交通量较小的偏远路线,应做好防滑工作。建立完善养护质量与计量支付相挂钩的考评机制,提高养护设计、施工、质量检测和工程验收等环节的管理水平。

  四是加大资金投入。我市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分三级财政投入:县级及以上公路养护资金纳入大安市政府财政预算,乡(镇)级公路养护资金纳入各乡镇政府财政预算,村级公路养护资金由村委会公共积累资金支出。2018年我市计划投入2105万元用于全年公路养护,打通“四好农村路”建设的“最后一公里”,市级财政投入1047.6万元、乡镇政府及其下属村委会根据辖区内农村公路等级和里程筹措1057.4万元作为农村公路养护专项资金。从2018年起,县、乡、村级公路每年按不低于25000元/公里、10000元/公里、5000元/公里标准安排资金,总体养护资金的20%(县、乡、村级分别为5000/公里、2000/公里、1000/公里)用于日常养护。乡镇资金政府投入情况见附件1。

  五是坚持示范引导。以点带面、示范引领,我市全面组织开展“四好农村路”示范乡、示范村、示范路创建活动,2018年,创建省级示范乡(镇)2个、示范村25个、示范路270公里。全面营造“比学赶超”氛围,力保我市在“四好农村路”建设评比中创优争先。

  (四)运营好农村公路。

  一是加强城乡一体化建设。统筹城乡需要,科学规划农村客运站点和沿途停靠点,完善站点服务配套设施,构建以市为中心、以乡镇为节点、建制村全覆盖的城乡客运服务网络,统筹协调公共交通、城际客运和农村客运发展,实现所有建制村通客车。建立农村客运班车通行条件审核机制,在此基础上引导客运企业开拓农村客运市场和农村客运班线企业化经营,鼓励经营者采取区域经营、循环运行、电话预约、网络预约等经营模式,提高城乡客运覆盖深度、广度和服务水平,实现群众“行有所乘”。紧密结合农村客运服务与生态旅游,将客运站点向生态旅游景点延伸,带动人流聚集,促进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农村新业态发展。严格落实农村客运各项管理规定,加强农村客运安全监管,保障运输安全。

  二是推进物流网络建设。积极构建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服务网络,统一农村物流节点标识,鼓励农村客运站增加货运服务功能,实现“客货同站”。支持支持流通企业将业务延伸至农村,建立城乡一体的物流配送体系和服务体系,畅通农产品进城和消费品下乡物流配送渠道将村邮站作为服务“三农”、服务保障农村电子商务的重要节点,服务农村经济发展。

  四、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市人民政府成立“四好农村路”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和组织指导全市“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协调创建中的重大问题。市交通运输局具体负责目标任务分解、技术指导和监督考核等工作。各乡镇人民政府要成立以政府分管负责人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紧紧围绕“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符合本地区实际的创建方案,做到任务清晰、机构健全、职责明确、落实到位、保障有力,确保“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任务的全面优质完成,让群众看到实效、得到实惠。

  二是落实市、乡(镇)人民政府主体责任。进一步完善市、乡镇、村三级组织管理体系,加强政策支持、财力保障和监督指导。乡镇人民政府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乡道、村道的建设、养护工作,并组织协调村民委员会配合做好农村公路的建设、养护和管理工作。村民委员会在当地人民政府指导下,支持配合本行政村区域内农村公路的建设、养护和管理工作。

  三是强化资金保障。我市农村公路发展资金施行三级财政投入:县级及以上公路资金纳入大安市政府财政预算,乡级公路资金纳入各乡镇政府财政预算,村级公路资金由村委会公共积累资金支出。通过出让公路冠名权、广告权和相关资源开发权等方式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建立以市、乡(镇)公共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为辅的“四好农村路”建设资金筹措机制。

  四是加大督导考评工作力度。 我市将“四好农村路”建设纳入对乡镇政府年度绩效考核,依据省督导考评内容,市有关部门要利用定期督导巡查、不定期明查暗访等方式实施监督,建立与评价结果挂钩的奖惩机制,对农村公路养护优秀的乡镇评出一等、二等、三等分别按养护资金投入标准(县道25000元/公里、乡道10000元/公里、村道5000元/公里)的40%、30%、20%予以补助奖励,对排名后三位乡镇进行全市通报。不断强化监督检查力度,市政府通过加强对乡(镇)政府、村民委员会的监督指导,充分发挥基层政府和组织在农村公路发展中的作用,确保农村公路工作任务圆满完成。

  五是强化宣传引导。高度重视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现代媒体,大力宣传“四好农村路”建设的意义和成效,努力营造“四好农村路”建设的良好氛围,调动起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全民爱路护路意识。

  附件:1.大安市“四好农村路”工作领导小组

     2.2018年大安市各乡镇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明细

附件1:

大安市“四好农村路”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于啸洋 大安市政府副市长

  成 员:李晶莹 大安市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

      赵国平 大安市财政局副局长

      张世杰 大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

      单晓红 大安市环境保护局副局长

      王继东 大安市扶贫办副主任

      胡天秋 大安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

      于晶石 大安市广播电视台副台长

      各乡镇镇长、各场站场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交通运输局。

附件2:

大安市2018年各乡镇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明细

  叉 干:乡道64.696km、村道58.731km,投入资金80.31万元

  大岗子:乡道18.73km、村道67.397km,投入资金41.6万元

  丰 收:乡道16.421km、村道61.332km,投入资金37.29万元

  龙 沼:乡道11.353km、村道91.652km,投入资金43.72万元

  新平安:村道82.462km,投入资金30.04万元

  烧 锅:乡道46.439km、村道97.651km,投入资金77.86万元

  舍 力:乡道23.93km、村道87.159km,投入资金51.14万元

  新艾里:乡道16.955km、村道22.185km,投入资金23.52万元

  两家子:乡道91.661km、村道69.907km,投入资金108.93万元

  联 合:乡道42.143km、村道81.089km,投入资金67.91万元

  四棵树:乡道65.098km、村道74.462km,投入资金86.4万元

  海 坨:乡道36.218km、村道78.334km,投入资金61.51万元

  月亮泡:乡道19.482km、村道62.791km,投入资金40.61万元

  大 赉:乡道12.768km、村道22.411km,投入资金19.79万元

  太 山:乡道53.367km、村道57.616km,投入资金69.58万元

  安 广:乡道37.281km、村道59.936km,投入资金55.79万元

  乐 胜:乡道69.76km、村道150.018km,投入资金118.36万元

  红岗子:乡道37.468km、村道17.882km,投入资金40.6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