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大安市人民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 统计信息

2010年大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收官之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正确带领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三三一”兴市战略和“五大重点工程”,开拓创新,真抓实干,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克难攻坚,全市经济社会步入历史性的快速发展期。

  

综 合

 

  国民经济运行保持平稳快速增长。初步核算,201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912013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0.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6635万元,同比增长7.8%;第二产业增加值505481万元,增长26.1%;第三产业增加值279897万元,增长17.1%;按常住人口计算,当年人均GDP达到21715元,比上年增长20.7%。全市经济结构出现新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5.6:53.5:30.9调整到13.9:55.4:30.7。

  财政收支有升有降。全市完成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93920万元,比上年增长65.6%。国税部门完成60574万元,同比增长75.7%(油田增值税45112万元,比上年增加19728万元,增长77.7%);地税部门完成24585万元,增长50.5%;地方财政收入47084万元,比上年增长61%。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支出185230万元,比上年增长26.7%。其中:教育支出39444万元,增长11.8%;医疗卫生支出23015万元,增长41.9%;环境保护支出10238万元,增长34.5%;农林水事务支出31665万元,增长23.4%。

  

农 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224268万元,比上年增长6.9%。其中:农业产值103398万元,比上年增长2%;畜牧业产值96312万元,比上年增长12.3%;林业产值10991万元,比上年增长17.7%;渔业产值4567万元,比上年增长5.7%。

  2010年,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80838公顷,其中:水稻播种面积6287公顷,玉米播种面积58310公顷。种植业喜获丰收。全年粮食总产量65.51万吨,比上年增长30%,其中:玉米产量50.43万吨,比上年增长25.1%;水稻产量5.6万吨,比上年增长69.6%。

  畜牧业稳步发展。全年出栏肉食鸡551万只、鹅179万只、羊43.3万只、生猪65.6万头。牧业增加值实现19116万元。畜产品产量有升有降。肉类总产量94695吨,比上年增长15.4%;禽蛋产量24050吨,比上年增长14.8%;牛奶产量27275吨,比上年增长32.6%.

  

工业和建筑业 

 

  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242410 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0.76%,增幅高于年初规划目标20.76个百分点。其中轻工业实现增加值127541万元,增长62.35%;重工业实现增加值 114869万元,增长59.5%。

  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农产品加工50904万元增长38.57%、服装等加工型企业13462万元增长153.87%,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销售产值54.76亿元,比上年增长21.93%。工业产品销售率为 99.1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实现利税总额2.12亿元,同比增长40.39%;实现利润1.61亿元。

  全年建筑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1630万元,增长29.3%。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 2.6亿元,增长 36.8 %;全年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1630万元,比上年增长29.3%。建筑施工面积22.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7.3%,竣工面积8.9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0.3%。

  

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60000万元。 其中,城镇投资完成283470万元;农村投资完成169200万元;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4700万元。

  新开工项目增加,投资规模扩大。全年施工项目292个,新增项目277个,新增固定资产 212132万元。城镇施工项目231个;农村施工项目61个。

  

国内贸易

 

  全市消费水平明显提高。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92200万元,比上年增长18.5%。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174356万元,比上年增长18.7%;住宿餐饮业零售额10200万元,比上年增长17.1%。分城乡看,城市好于农村。城市零售额157171万元,增长20.5%;乡及乡以下零售额35029万元,增长10.5%。全市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完成增加值36132万元,比上年增长15.3 %。

  2010年全市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1754.88万美元,增长 258.31%。其中,实现出口总值 1724.33亿美元,增长303.1%;实现进口总值 30.55 亿美元,下降50.73%。

  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994.2亿美元,增长42%,其中外商直接投资452.7亿美元,增长6%。全年域外资金实际到位71.9亿元,增长32%,其中,引入外省资金52.6亿元,增长28%。

  

交 通

 

  交通邮电业继续发展,邮电通信业快速增长。全市交通运输邮电仓储业完成增加值36008万元,比上年增长12.2%。

  年底公路总里程2102公里。其中:国道100.5公里、省道160.2公里、县道116.6公里、乡道639.3公里、专用公路19.7公里、村道1065.9公里。2010年新修公路里程243.8公里。

  公路运输能力进一步提高。全年交通运输完成货物运输量361万吨,货运周转量48356万吨公里。交通运输完成旅客运输量469 万人次,客运周转量22340万人公里。

  2010年末,全市拥有邮政局、所场预测 26 个,邮路总长度达到 660.3公里;。完成邮政业务总量 4977150元,增长 253.86 %;在邮政业务中,全年完成函件业务量 138725件;上升5.6%;包裹业务量 9214件,上升6.14 %;累计订销报刊 2294008份,增长 50 %;特快专递6.8万件,增长 23.6 %;邮政储蓄平均余额4.9 亿元,增长 19.5 %。

  

金 融

 

  金融市场运行平稳,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587692万元,比年初增加89075万元。其中,企业单位存款余额162091万元,比年初增加74117万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44104万元,比年初增加38924万元。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76820万元,比年初增加88165万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223471万元,比年初增加30262万元;中长期贷款余额153349万元,比年初增加57903万元。农业贷款24.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50709,增长26.4%。

  全市金融保险业实现增加值11515万元,比上年增长5.6%。

  

教育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全市普通初中招生 3433人,在校初中学生10503人,毕业3596人;普通高中当年招生1660人,在校高中学生4827人,毕业生1623人;小学当年招生3383人,在校学生19539人,毕业生3516人;幼儿园在园幼儿3908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 %,小学生升学率100 %。

  

文化、体育和卫生

 

  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图书、档案事业成绩斐然。全市现有广播节目 4 套,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2.8 %;全市电视节目3 套,综合人口覆盖率为100 %,全市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转换用户达到22000户。

  2010年,全市文化专业创作新作品42个,全年送戏下乡80余场次,各类专业演出近20场次。“三节”期间举办文体活动18项。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新建农村服务网点30余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完成了《文物志》编写的初期工作。新增7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入选白城市第二批保护名录。新建“农家书屋”100余个;全市共扶持建设较具规模文化大院40处;完成1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房舍建设任务;全年共举办各项全民健身活动36项,全国第二个全民健身日前后,两次在新世纪广场举办了近千人参加的全民健身项目展示活动。我市体育代表队参加吉林省第16届运动会,取得2金、5银、2铜,总分110分的好成绩,其中乒乓球项目在乙组比赛中取得男团冠军。农民健身工程全年累计上报11个乡56村,截止目前33个乡镇、村完成了建设任务。

  积极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推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医疗服务保障体系得到加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农村卫生院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29个,其中医院5 个。年末卫生机构拥有编制床位1440张。其中医院、卫生院床位1440张。全市拥有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502人,每万人拥有医生34.3人,每万人拥有医院床位34.3张。

  

城市建设和管理

 

  城市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城市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公用事业取得新进展。全年城市维护建设资金支出15855万元。全市园林绿化覆盖面积达到414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达到384公顷。年内集中供热能力378兆瓦,集中供热面积200万平方米;全市自来水日综合生产能力 2.1万立方米,全年自来水供水总量739万立方米,其中居民家庭用水528万立方米。家庭燃气用户4.3万户。

  

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控制成效显著。年末全市总人口4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4万人,乡村人口 28万人。全年出生人口3309人,出生率为7.9‰;死亡人口3966人,死亡率为9.4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56‰,比上年下降1.6个千分点。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得到改善。年末,全市单位从业人员达到2.5万人,比上年增加8.7%。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2068元,比上年增加3470元,增长18.6%。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1520人。大龄困难对象就业1372人。城镇新增就业人员中,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6980人。登记失业率为3.88%。农村劳动力输出88417人次。境外就业30人。

  2010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680元,比上年增长18.1%。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 32.7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4.36平方米。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422元,比上年增长22.8%。

  年末在职职工参保人数达到34661人,比上年增加1676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征缴收入为10885万元,增加385万元。由养老保险统筹基金支付的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月人均水平达到990元,比上年增长1.5%。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离退休人员为38663人。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达到27984人;参加农村独生子女户保险户数为479户,实际交费488户。

  年末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5845人,比上年末增加197人,下降1.3%;领取失业保险金的失业人数为908人。

  全市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148378人,其中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68026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人数为80352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为27010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为49020人。

  全市低保对象23699户,34235人,其中城镇低保对象8662户,14701人;农村低保对象15037户,19534人。全市福利中心单位19个,年末床位数1114张,供养763人。全市有救助站1个,救助点12个。

  

环 境

 

  年末在全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结果中,集中式引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城市水域功能区域水质达标率为100%;烟尘控制区覆盖率为96.27%,建成区总面积为20平方公里,其中建成烟尘控制区总面积为19.52%平方公里,工业烟尘排放达标率为100%;各工业企业产生的固体废物总量0.45万吨,比上年减少6.25%;各工业企业排放的工业废水总量313.2万吨,全市污水处理率达到70%。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业基础比较薄弱,抵御灾害能力还较差;工业规模小,总量不足,支撑发展能力还不强;第三产业层次较低,服务和融资能力还很弱;安全生产、软环境建设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说明:1.本公报发表的数据为年度快报初步统计数。   

     2.本公报部分指标数据系有关部门(行业)提供。 

     3.本公报大安市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4.本公报农民人均纯收入数据来自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抽样调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