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2208826910376375/2025-01037 |
分 类: | 综合政务 ; 通告 |
发文机关: | 大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成文日期: | 2025年03月04日 |
标 题: | 大安市住建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总结 |
发文字号: | 无 |
发布日期: | 2025年03月04日 |
索 引 号: | 112208826910376375/2025-01037 | 分 类: | 综合政务 ; 通告 |
发文机关: | 大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成文日期: | 2025年03月04日 |
标 题: | 大安市住建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总结 | ||
发文字号: | 无 | 发布日期: | 2025年03月04日 |
大安市住建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总结
2024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和第二个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的关键一年,大安市住建局法治建设工作坚持以中央、省委、市委及省住建厅的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2024年大安市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牢固树立法治思维,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切实营造良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现将我局法治建设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健全制度机制,有效推进工作责任落实。
一是全面落实领导干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制度。坚持把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作为树立法治意识的关键,将领导干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情况纳入领导干部考核体系,主动创新创优,坚持融合推进,以钉钉子精神确保各项学法、普法措施落地见效,推动法治宣传教育与全局中心工作深度融合。二是全面落实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牢牢抓住“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这个“牛鼻子”,结合转变作风改善发展环境的要求,切实强化工作责任,转变工作作风,力戒形式主义,变普法“软任务”为“硬指标”。建立普法责任清单,在做好本局普法的同时,积极履行社会普法责任,推动各科室(单位)结合建筑行业和农民工特点的法律需求,开展法治宣传教育,逐步形成社会力量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良好态势,努力构建“大普法”格局。
(二)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一是全面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审批工作。实行“一窗办理”,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提高项目审批效率,所有符合条件的工程建设项目,必须通过工改审批系统办理审批手续,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体外循环”项目。今年以来,我局通过工改审批系统申报项目156项,其中施工许可证审批41项,安全监督备案29项,质量监督手续40项,消防验收46项。二是部门内联合开展监管。6月27日至7月2日在大安市住建相关领导的带领下,住建局建管科、安全科、消防科、燃气办、旧改办、质监站、招标办、法规科组成联合执法检查组,对我市12个在建项目进行了联合检查,从建筑施工、建筑安全、建筑消防、建筑节能、装饰装修、扬尘治理等多个方面进行检查。共下发责令整改指令书51份。三是深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加强对“两库一清单”的管理,确保监管对象全面,监管人员合格,监管事项合法,监管权责分类准确。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在“互联网+监管”系统原有的基础数据上,依据法律法规和监管职责,进一步核对本部门的监管事项并及时认领检查实施清单和检查计划签收,特别是省、市上级部门发布的跨部门联合牵头检查任务计划做到了及时签收,并及时发布检查任务邀约。健全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目前,已有33名执法人员列入名录库。
(三)突出核心重点,全面深化法治宣传教育。
一是大力开展宪法宣传教育。组织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宣传教育活动,弘扬宪法精神,增强宪法意识,推动宪法实施。抓住“关键少数”,严格落实《关于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的意见》,加强对领导干部的宪法知识和宪法意识教育,牢固树立宪法法律权威。二是大力宣传行业法律法规。大力宣传与重点工程建设、安全生产、工程招投标、征地拆迁补偿等相关的法律法规;着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与建筑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使干部职工牢固树立依法行政的观念,强化责任意识。
(四)注重实效,推动法治实践活动纵深发展。
一是积极开展建筑市场秩序整顿的专项行动。建立落实层级管理、挂牌督办、重大项目报告、问责约谈、应急救援和教育培训制度,开展好全面排查清理,重点核查项目是否按规定履行法定建设程序、项目各方责任主体是否依法依规建设,切实加大执法力度,以强有力措施查处非法违法建设项目,严格责任追究,进一步完善监督体系,全面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加强质量安全监管。严格市场准入,落实工程建设违法违规行为社会举报制度,完善建筑市场诚信体系建设,提高监管信息化水平。严格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继续严厉打击虚假招标、围标串标、低价中标高价结算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强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做好政府投资工程造价控制服务工作,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二是汇聚普法工作合力。主动适应新形势和法治大安新要求,健全完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运行机制,制定把法治教育纳入精神文明创建的意见。进一步加强工作力量,保障工作经费,充分发挥法治宣传教育职能作用,充分调动各方参与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积极性,形成工作合力。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规范和标准体系建设,健全完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考核评价体系,不断提升普法工作的创新性、推动力。大力加强普法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二、存在一些问题
近年来,我局虽然在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住建方面采取了多种有效措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相对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存在人员培训和经验缺乏的困难。
由于改革工作经验的匮乏,需要进一步深入学习成熟的配套机制,制定的部分配套政策有待于与实际工作相适配。
(二)部分干部职工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还不够强。
有些干部职工认为法治工作只是部门法治工作机构的职责,缺少正确行使手中权力的法治思想和法治意识,导致行政执法程序存在瑕疵。
(三)拥有执法资格的人员较少。
由于缺少行政执法证,且因一些岗位职能的调整,导致部分业务科室不能正常的开展执法检查工作。还存在某些行政执法人员的整体素质参差不齐、无相关的执法设备、经费保障不足等问题。
三、未来工作措施
(一)加强和改善行政执法,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进一步推行和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主体和行政执法人员资格、培训制度。规范执法行为,严格执法程序,执法活动必须做到执法主体公开、执法人员身份公开、依据公开、程序正当和说明理由。
(二)探索完善经济、高效的预防、解决社会矛盾和突发事件机制。
完善信访工作制度,建立多元化的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的工作体系。发挥工、青、妇和人民调解等组织的作用,从源头上防范社会矛盾的发生。做好法律、法规的解说、宣传等工作,依法履行处理行政管理中发生的社会矛盾和民事纠纷的职责,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及时予以处理。
(三)健全监督机制,确保法律的有效实施。
充分发挥行政监督、党内监督、民主监督的作用,形成多元的法律监督体系和监督机制。重点强化对行政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严格行政监察,强化项目审计监督,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四)推进法治宣传工程,提高法治宣传渗透力和有效性。
法治宣传教育是依法治市、法治大安建设工作的基础。按照“八五”普法规划要求,结合我局实际,有针对性地抓好全局法治宣传教育,促进全局干部职工提高法律意识、增强法治观念。健全沟通协调协作机制,创新普法形式和载体内容,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氛围。全年至少组织开展2次普法教育活动,切实增强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