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市安广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规划草案公示
一、编制目的
为加快推进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总体规划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承上启下的作用,立足安广镇发展现状特征,有机融合上位主体功能区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各类空间规划,统筹安排全镇各项建设活动,推动村镇集聚发展和土地资源节约利用,合理配置村镇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兼顾开发与保护,整合优势资源,联动区域,促进安广镇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特编制《大安市安广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本规划)。
二、规划依据
1、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9 年修订);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19 年修订);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 年修订);
(4)《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257号);
(5)《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
(6)《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标准》(GB/T51328-2018);
(7)《国土空间调查、规划、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类指南(试行)》(2020年11月);
(8)《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制图规范(试行)》(2021年3月);
(9)《吉林省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审批管理施行办法》(2020年7月);
(10)《吉林省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技术指南(试行)》(2021年6月);
(11)其他国家、省、市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2、政策文件和相关规划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9〕18号);
(2)《自然资源部关于全面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发〔2019〕87号);
(3)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自然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统筹推进村庄规划工作的意见(农规发[2019]1 号)》 ;
(4)《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全省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意见》(吉发〔2019〕20号);
(5)《关于全面开展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吉自然资发〔2019〕9号);
(6)《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6-2030年)》;
(7)《白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8)《大安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6-2030年)》;
(9)《大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10)《大安市第十四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2035年远景目标》;
(11)《大安市安广镇总体规划(2012-2030年)》;
(12)《大安市安广镇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
(13)其他相关规划、政策文件。
三、规划期限及范围
规划期限为2021年至2035年,基期年为2020年,规划目标年为2035年,近期年为2025年,远景展望至2050年。
镇域规划范围:安广镇行政辖区范围,总面积157.96平方公里。镇区规划范围:落实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成果,镇区规划范围北至珲乌高速,南至龙泉水库,东至安广镇行政边界,西至安广烟叶复烤厂,规划总用地6.13平方公里。
四、规划定位
安广镇发展定位为:大安中部综合型枢纽城镇,以农副产品加工、商贸物流业、医药化工产业为主导的工贸型重点镇、旅游服务中心城镇、生态安全城镇。
五、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规划期内安广镇的国土空间格局可以总结归纳为“一核两轴、三区四点”。
一核:镇政府所在地作为镇域发展核心。
两轴:沿道路打造东西向空间发展主轴线和南北空间发展次轴线,带动周边区域联动发展。
三区:南部城镇发展区、中部农业发展区、北部生态发展区。
四点:龙泉水库节点、新荒古城址节点、龙泉湿地节点、半拉山遗址节点。
六、底线约束
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全面落实上级下达的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任务,切实落实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确保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布局总体稳定。
生态保护红线:按照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的总体要求落实生态保护红线。
城镇开发边界:落实大安市划定的城镇开发边界。
村庄建设边界:避让生态保护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在城乡建设用地规模约束下,以现状村庄用地范围为基础,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提出村庄建设边界规模。
七、规划分区
围绕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结合本乡镇国土空间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划定,按照全域全覆盖、不交叉、不重叠的原则,协调生态、农业、城镇三大空间结构,落实上位规划确定的规划分区,合理优化全域规划分区边界,确定各规划分区国土空间功能导向和主要用途方向,细化用途准入原则和管控要求。
八、用途结构调整
规划生态用地包括林地、湿地、陆地水域、盐碱地、裸土地和其他草地。与规划基年相比,由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生态用地面积有所减少。
规划农业用地包括耕地、园地、农业设施建设用地。与规划基年相比,农业用地面积有所增加。
规划建设用地包括城乡建设用地、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和其他建设用地。
九、镇村体系构建
确定“镇区——中心村——基层村”三级镇村体系。第一级——镇区:包括原向前村、爱国村、胜利村;第二级——3个中心村;第三级——4个基层村。
十、镇区空间结构
安广镇镇区规划形成“一核两轴、四区四点”的空间结构。
一核:结合现状镇政府及商业公服核心打造以行政管理为主要载体的综合服务核心。
两轴:沿道路打造东西向空间发展主轴线和南北空间发展次轴线。
四区:包括由轴线划分的以居住为主要载体的四个宜居生活片区;中部以公共服务及商业活动为主要载体的综合服务片区;南部以冷链仓储为主要载体的仓储片区;东部和西部以工业发展为主要载体的工业片区。
四点:包括四个宜居生活片区中心形成四个节点。
十一、镇区社区生活圈构建
本次规划可构建“15分钟、5分钟”两个社区生活圈层级。以综合服务中心为核心形成一个15分钟生活圈,以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为核心形成七个5分钟生活圈。
十二、镇区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路网结构基本采用方格网式布局,道路系统由主干路、次干路、支路三个等级构成。
附图:
1.总体发展格局规划图
2.重要控制线划定图
3.国土空间用途分区图
4.居民点体系布局规划图
5.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图
6.镇区空间结构规划图
7.镇区用地布局规划图
8.镇区道路交通规划图
9.镇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