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220882MB1987636E/2022-07206 |
分 类: | 工业行业安全管理 ; 通知 |
发文机关: | 大安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
成文日期: | 2022年12月12日 |
标 题: | 关于印发《大安市工业企业疫情防控工作指南》的通知 |
发文字号: | 大工信字〔2021〕81号 |
发布日期: | 2022年12月12日 |
索 引 号: | 11220882MB1987636E/2022-07206 | 分 类: | 工业行业安全管理 ; 通知 |
发文机关: | 大安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 成文日期: | 2022年12月12日 |
标 题: | 关于印发《大安市工业企业疫情防控工作指南》的通知 | ||
发文字号: | 大工信字〔2021〕81号 | 发布日期: | 2022年12月12日 |
关于印发《大安市工业企业疫情防控工作指南》的通知
大工信字〔2021〕81号
各工业企业:
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2〕101号)、《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措施》(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2〕113号)和《吉林省关于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的相关措施》要求,为进一步优化全市工业企业疫情防控,更加科学精准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努力把疫情对企业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全力保持和稳定企业正常生产运行,结合国家和省新的疫情防控政策措施,现将《大安市工业企业疫情防控工作指南》印发给你们。请各企业完善疫情防控方案,建立健全企业疫情防控全员责任体系,细化全环节、全流程疫情防控台账,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工作。
大安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2年12月12日
(此件公开发布)
大安市工业企业疫情防控工作指南
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2〕101号)、《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措施》(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2〕113号)和《吉林省关于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的相关措施》要求,为进一步优化全市工业企业疫情防控,更加科学精准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现制定《大安市工业企业疫情防控工作指南》。
一、进一步落实企业疫情防控主体责任
1.科学精准高效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各工业企业要根据国家和省最新出台的疫情防控措施,进一步优化完善企业疫情防控方案和处置预案。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适应疫情防控新形势和新冠病毒变异的新特点,进一步提升防控的科学性、精准性,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聚集性疫情的底线,高效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稳定生产运行工作。
2.建立健全企业疫情防控全员责任体系。各工业企业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企业疫情防控组织领导机构,明确企业疫情防控组织领导体系、专班工作体系,建立从企业管理层到车间班组、一线员工疫情防控全员责任体系,细化全环节、全流程疫情防控台账,层层从严从细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制定企业关键岗位、关键工序员工轮岗备岗方案。开展员工思想教育和防控知识培训,强化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意识。
3.细化全环节、全流程疫情防控台账。围绕在岗人员健康监测、高风险区域外溢来企业人员、社会面出入人员、本企业从高风险区域返回人员及本企业与外部人员接触频繁的重点岗位工作人员等人员分类建立人员信息台账,组织实施科学精准防控。围绕进厂生产生活物资及厂内各区域消杀等,分别建立物品、环境管理消杀记录台账,全力阻断疫情传播风险。围绕防疫物资储备,建立物资储备台账并实施动态管理,确保储备物资满足日常防护、消杀及应急处置需要。要针对关键岗位、关键工序建立员工轮岗备岗台账,确保本企业发生疫情期间稳定生产运行。
4.“一企一策”科学精准制定实施疫情防控方案。各工业企业要针对新冠病毒变异新特点和疫情防控政策要求,以外防输入为重点,梳理生产生活各具体环节和场景的风险点,做出针对性疫情防控安排,及时修订《企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强化“人、物、环境”同防,组织做好在岗人员健康监测、涉疫风险人员核查、防疫物资储备、工作场所通风消毒、进厂物品检验检疫消杀及防疫宣传教育等工作。要进一步完善《企业疫情防控应急处置预案》,企业一旦发生疫情,积极配合属地疾控部门做好流调、隔 离、转运、消杀等工作,做到坚决果断处置,快速遏制疫情扩散蔓延。
二、工作指南
(一)做好疫情防控必要物资和药品储备。各工业企业储备包括N95口罩、消毒消杀用品、防护服等必要防护物资;各工业企业储备必要预防药物,建议采购省内生产的解肌宣肺除疫方以及宣肺败毒、化湿败毒等预防药品;储备相关治疗药物,建议采购连花清瘟、布洛芬、肺力咳等药品;倡导员工个人和家庭自行储备相关防控物资和药品。针对省内生产药品和国内市场紧缺药品。
(二)规范加强企业厂区环境消杀工作。各工业企业要配备必要的洗手液、消毒水、非接触式温度计等防疫物资,每日开展两次对车间、宿舍、食堂、浴室、休息室等重点部位和人员密集场所消毒和通风处理,增加电梯按钮、门把手等高频接触部位的清洁消毒。企业生活垃圾要做到“日产日清”,清运过程中应采用密闭化运输。
(三)优化企业疫情防控管理方式。各工业企业可结合自身条件采取封闭生产、点对点通勤、闭环泡泡等模式最大限度保障员工上岗率。要针对关键岗位、重点工序员工,实行AB班轮岗备岗制度,避免企业因疫情大量减员影响正常生产。一段时期内要坚持以车间、班组、岗位等为单元,实行网格化小单元分区管理,减少人员交叉流动。用餐环节要通过盒饭、错时就餐等方式减少人员聚集,食品原料应保证来源可追溯。
(四)进一步优化企业核酸检测。各工业企业中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和高风险区员工要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核酸检测,其他人员实行愿检尽检。各工业企业按属地确定的防控措施执行。
(五)积极组织企业员工疫苗接种。各工业企业要对员工接种疫苗情况进行全面排查摸清底数,运用徵信群、宣传栏、户外横幅等多种方式宣传疫苗作用,动员组织未接种疫苗员工主动开展接种。
(六)加强员工健康行为规范和心理疏导。各工业企业要加强员工健康行为规范教育,向员工印发最新《个人防疫手册(第二版)》《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指南》等,提醒员工做好个人自身防护,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养成戴口罩、勤洗手、不聚集等有效行为规范。要指导员工做好症状监测,员工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员,立即安排居家隔离或到医疗机构就诊。要多种形式开展员工心理疏导,通过专家讲座、视频短片、案例讲解等方式,对奥秘克戎病毒特性、药物干预、治愈过程等进行系统宣传,提高员工认知水平,避免出现恐慌情绪。
三、具体操作步骤
(一)加强人员管理。
1.加强在岗员工管理。加强员工健康监测,建立员工健康监测制度和员工健康监测台账,每日对在岗员工进行健康状况摸底调查。各工业企业要按照疾控部门和疫情防控政策要求做好核酸检测,可结合疫情形势和企业实际,对生活保障、物流区、缓冲 区、隔离区等与外部人员接触频繁的岗位人员要适当加大核酸检 测频次,对企业内其他人员可按网格化单元对各单元内人员定期 组织轮流检测。对高风险地区返回企业的风险外溢人员,严格落实隔离管控和风险监测要求,排除风险后方可重新安排上岗。对企业内物业、保洁、施工修造、运营维护等第三方外包人员,与企业员工进行同等管理。
2.加强重要商务活动管理。重要商务来访人员要按照疫情防 控部门要求“点对点”转运至免隔离闭环管理区(“闭环泡泡”) 开展商务活动,期间不可离开管理区。本地人员进入管理区前需 完成新冠病毒疫苗加强免疫接种,完成工作后根据风险大小采取相应的隔离管理或健康监测措施。
3.加强外来人员管理。原则上外来运送生活物资、生产物资的司乘人员不进入厂区,确需进入厂区的,交接货双方均应做好个人防护和消杀工作。对于来厂送货的长途货运司乘人员需要暂 休的,相关企业要尽可能为其提供便利,同时在其进入暂休处之 前和出来之后对暂休处进行两次消杀。高风险区域外溢来企业人员及其他到访人员应符合疫情防控隔离监测政策要求,确认安全后方可进厂。
4.倡导保持个人卫生。减少接触公共场所的公共物品和部位。从公共场所返回、用手遮挡口鼻咳嗽喷嚏后、饭前便后等,要用洗手液流水洗手,或使用消毒湿巾或速干手消毒剂做手消毒。不确定手是否清洁时,避免用手接触口鼻、揉眼等。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纸巾或手肘衣物遮蔽口鼻。
(二)加强环境消杀管理。
1.严格分区管理。企业要在厂内设缓冲区、生产区、生活区、 垃圾区、物流区、隔离区,各区域要以车间班组为最小单元落实 网格化管理措施,尽可能实现各区域、网格硬隔离,尽可能减少人员接触,确有必要接触的要做好个人防护和消杀工作。
2.加强工作场所通风消毒。生产车间、办公室等要定期进行 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每日至少3次,每次时间不少于30分钟,保持空气流通、新鲜。每日要使用含氯消毒剂、季铵盐类消毒剂 或过氧化氢等消毒剂对公众场所、公共物品、物体表面和地面至 少开展2次预防性消毒,办公室设备、门把手和电梯按钮等公共 接触物品应增加消毒频次,可使用消毒湿巾或酒精擦拭,避免直接用酒精等消毒剂喷洒。洗手间要配备足够的洗手液,保证水龙头等供水设施正常工作。垃圾区、物流区、隔离区等与外部接触频次较高的区域要一次一消杀。
3.加强进厂物品消杀。对进入厂区的生产物资、生活物资要设置专门的消杀地点,消杀后物资进厂,冷链食品需经检验检疫合格后方可进厂。
(三) 办公场所防控导则。
1.员工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上班时,要全程正确佩戴有效防护口罩,途中尽量避免触碰车上物品。企业班车要按照公共交通工具消毒技术指南做好消毒。
2.要保持办公区环境清洁,做好通风、保暖。工作人员做好必要的个人防护,勤洗手。
3.要按疫情防控要求定期做好办公区域环境消杀、物品消毒工作。
4.下班前洗手后佩戴防护口罩,回家后摘掉口罩洗手消毒。
5.严格做好生活、办公垃圾无害化处理,使用后的口罩等防护设备放入专门垃圾桶内,每天至少两次用含氯消毒剂对垃圾桶等进行消毒处理。
6.企业发生疫情期间,涉疫工作场所需经消杀确认安全后方可恢复使用,企业要严格实施封闭运行管理或“点对点”上下班,落实网格化管理措施减少人员聚集。
(四)生产车间防控导则。
1.生产车间每天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采取机械通风的,要定期对初效滤网进行清洁消毒。
2.生产车间应保持卫生整洁,及时打扫卫生和清理垃圾。
3.企业要指派专人做好车间清洁消毒工作,交做好清洁消毒工作记录和标识。
4.做好车间重点部位擦拭消毒,对生产设备操控装置、门把手、电脑、键盘、鼠标、电话等高频接触部位,可适当增加消毒频次。
5.企业发生疫情期间,企业要严格落实封闭运行或“点对点”运行措施,生产车间需经消杀确认安全后方可恢复使用, 以车间、班组为单位,落实最小单元网格化措施降低疫情扩散风险。
(五)后勤系统防控导则
1.加强公共区域防护。职工餐厅、宿舍等保持整洁卫生并做好通风换气,每日须对室内、楼道、电梯、楼梯、卫生间等 公共部位进行消毒,尽量使用喷雾消毒。每个区域使用的保洁用具要分开,避免混用。
2.服务、安保、清洁等后勤工作人员工作时,须佩戴口罩并与人保持安全距离。食堂采购人员或供货人员须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橡胶手套,避免直接手触肉禽类生鲜材料,摘手套后及时洗手消毒。保洁人员工作时须佩戴一次性橡胶手套,工作结束后洗手消毒。安保人员须佩戴口罩工作,并认真询问和登记外来人员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3.加强食堂、宿舍、办公区空调系统消毒。定期对送风口、回风口进行消毒;企业出现疫情时,不要停止正在使用的中央空调新风系统运行,应在人员撤离后,对排风支管封闭,运行一段时间后再关断新风排风系统,同时进行消毒。
4.企业发生疫情期间,员工就餐不堂食、吃盒饭,餐具用品须高温消毒,操作间保持清洁干燥,严禁生食和熟食用品混用,避免肉类生食。要按照生产单元安排员工住宿区域,尽可能划小住宿区域并确保各住宿区域不连通,同时要按照住宿区域合 理分配盥洗室、卫生间资源,确保不同区域人员使用各自盥洗室、卫生间。有条件的企业可提前建设一批配备独立卫生间宿舍以满足应急状态下闭环管理要求。生产、生活物资到厂要先在厂外消杀、静置。企业生活物资采购、生产物资接收人员要在厂区内相对独立封闭,要确保采购人员不与厂内其他人员及外来送物资人员不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