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大安市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2021年,大安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白城市委、市政府相关部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以持续推进依法行政为切入点,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创新方式方法,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为构建法治大安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现将我市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坚持高位推动,加强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领导
认真履行党政主要负责人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充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改革发展。市委通过定期召开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工作会议、市委依法治市委员会会议,听取依法治市和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市委依法治市办领导多次就依法治市、法治政府建设等工作作出批示。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纳入全市年度重点工作和“十四五”规划重点任务,同时聚焦“一规划两纲要”落实,市委印发《法治大安建设实施方案(2020-2025年)》、《大安市法治社会建设实施方案(2020-2025年)》。
二、坚持从严务实,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
市委、市政府把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通过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举办专题培训班等多种形式专题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市直各部门、各乡镇党委政府专题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
切实增强在法治政府建设实践中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党校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列入重点课程,推动各级领导干部系统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
三、坚持运行高效,法治政府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我市圆满完成第一周期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 通过自查自评、初评推荐、第三方评估、实地核查、群众测评等环节,我市符合达标要求,同时,我市法治宣传单项入选了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项目。
政府职能全面依法履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推行,纳入一窗受理事项1375项,占总数的81.41%,超额完成国家规定的70%标准。深化“放管服”、“最多跑一次”改革,创新“零跑团”领办帮办代办服务模式、将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1天,对重点项目提供个性化、定制化服务。大力推进政务服务公开,完善并公布办事指南和窗口服务制度,完善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
四、依法行政制度体系不断完善
完善行政规范性文件审核机制。全面推行程序完备、权责一致、相互衔接、运行高效的合法性审核机制,严格落实合法性审核工作要求,做到“应审必审”,保证合法性审核全覆盖。2021年共审核各类文件210件,出具审核意见140件,认定政府重大行政决策4件,下发《关于开展政策之间不协调不配套自查情况的通知》,对行政规范性文件进行自查。
五、坚持民主决策,行政决策公信力和执行力明显提升
一是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切实加强对行政决策程序正当性审查,审查老城区提升改造建设、人民西路拓路征收、城区公交体制改革、新平安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异地搬迁安置等。
二是集体讨论决策决定。深入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要求,对涉及重大举措、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由市政府常务会议集体讨论决定,确保依法、科学、民主决策。
六、坚持规范执法,行政执法水平普遍提升
一是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深入推进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治审核制度。加强人员培训,加大设备配备,各执法部门均配备执法记录仪,存储设备。
二是深入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认真落实白城市《关于深入推进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的意见》,明确综合执法职责权限、加强综合执法队伍建设、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创新综合执法监管方式以及加强综合执法保障措施。
三是加强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工作。针对“一案三书”工作落实情况、乡镇(街道)综合执法改革工作落实情况、“四张清单”和“四张流程图”工作落实情况开展行政执法督察,及时发现问题、整改问题。
四是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下发《大安市2021年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要点》,落实执法主体的普法责任,要求各普法主体将普法融入执法、管理和服务全过程。
七、坚持多元防控,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效果显著
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的防线作用。开展“迎建党百年促稳定人民调解排查化解矛盾纠纷”专项行动。定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全年共排查化解各类纠纷240件。不断完善多元综合调处机制。建立和完善专业性、行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成立婚姻家庭调委会、未成年矛盾纠纷调委会、闲散青少年儿童调委会。成立环境资源、民商事调委会、信访调解委员会。
八、坚持法治保障,服务大局
一是提高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落实政府常务会议会前学法制度。举办领导干部培训班,社区、村(居)两委干部培训班,开设相关法治课程,坚持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党员干部头脑,指导法治工作实践。
二是强化法治督察,开展法治督察和绩效考评工作。组织全市各部门开展自查自检,组织专门力量深入实地开展督察、形成通报、督促整改。更新完善依法治市绩效考评指标体系,考核范围覆盖全市,进一步压紧压实相关部门责任。
三是加强普法依法治理。科学谋划“八五”普法规划,认真抓好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典》的普法宣传工作,充分发挥“融媒体”和社会组织的普法作用。
四是打造大安特色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立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个、工作站24个,工作室239个,基本形成公共法律服务网络覆盖城乡的工作格局。
五是法治队伍建设再上新台阶。深入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扫黑常态化斗争持续推进,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水平明显提升,平安大安建设迈上新台阶。
2022年,我市将继续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强党对法治建设工作的绝对领导。紧扣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和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工作会议确定的目标要求,聚焦法治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特别是中央和省委、白城市法治督察中反馈的有关问题,坚决整改解决。聚焦法治大安、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推动法治成为大安最强治理手段,为促进大安和谐发展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2022年6月1日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