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市人民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 建议提案答复 >> 政协委员提案及答复

索  引 号: 112208806910376968/2021-08780 分  类: 委员提案 ; 议案
发文机关: 大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成文日期: 2021年05月27日
标      题: 对市政协十五届五次会议第54号委员提案的答复
发文字号: 大人社字〔2021〕2号 发布日期: 2021年05月27日
有 效 性: 有效
对市政协十五届五次会议第54号委员提案的答复
大人社字〔2021〕2号
王丽媛委员:
  您在市政协十五届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统筹做好就业工作的建议》(第54号提案)收悉,人社局现答复如下:
  2021年,白城市下达的城镇新增就业任务目标为2560人,我市现已完成1124人,完成目标任务的44%;城镇登记失业率要求控制在4.5%以内,目前我市登记失业率为3.21%;全口径劳务输出任务为51800人,目前我市实现劳务输出26936人,完成目标任务的55.2%,实现劳务收入19394万元。根据目前工作进度和今后预期,年底前,我市将如期完成各项主要目标任务。
  一、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是强化就业服务职能,为本地企业纾困解忧。开展人社部门服务企业专项行动,通过走访和电话等形式,密切联系本市用工企业,充分掌握了解员工上岗情况、缺工工种和人数、技能需求等,大力宣传稳岗留工补贴政策和稳岗返还政策,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服务。对重通成飞、牧原公司、安大牧业等23户重点用工企业实行点对点保包服务,针对306个缺工岗位开展招聘宣传活动。为企业制作发放《人社部门服务企业政策联系卡》90份。针对本地企业、域外企业和重点带动就业企业开展线上招聘活动,共发布招聘信息7期,开展现场招聘会3期,提供招聘岗位近3000个。为企业发布招聘短信息12万条。在电视台设立“就业服务站”专栏,每天发布用工信息,共为本地企业发布用工信息120期。出动“就业服务大篷车”15次,为牧原公司等企业深入村屯招工,开展送岗到户活动。
  二是强化就业技能培训,有效促进劳动者技能提升。开展养老护理员培训1期18人,直播销售员1期20人,汽车驾驶员5期258人,开展月嫂培训1期30人,开展草编培训2期60人,共计培训386人,发放补贴33.96万元。对全市受疫情影响出现生产经营暂时困难导致停工停业的企业发放以工代训补贴,目前已审核24家企业2888人次,发放以工代训补贴144.4万元。3月份和商务局共同举办了“大安招牌鱼”暨厨神争霸赛,20家餐饮企业和60名优秀厨师参加比赛,我单位为参赛机构和个人发放技能竞赛补贴15万元,有效促进了餐饮业技能提升、餐饮消费和品牌影响。
  三是强化就业帮扶援助,拓宽困难人员就业渠道。今年以来,为全市3062名公益性岗位发放补贴601万元;3月份,为全市6428名就业困难人员发放灵活补贴2230万元;春节前后,针对特殊困难并急需岗位援助的就业困难人员,设置临时援助公益性岗位162个,经审查合格后上岗,从事为期5个月的保洁保绿、湿地维护和城市协管等工作,发放岗位补贴约108万元。配合扶贫办继续保持农村扶贫公益性岗位规模,组织签订今年用工合同,其中保洁员1700人,每月补贴1000元;辅助岗人员2768人,每月补贴300元;还在619个屯设立交通劝导员619名,疫情防控协管员400名,每月补贴300元。组织委培生安置统一考试,为行政执法局聘用辅助岗100名。
  四是强化就业岗位开发,促进大学生和退役军人回乡就业。深入落实基层服务项目,针对2020年招募的三支一扶大学生15人,一季度累计发放生活补贴16.7万元,缴纳各项社会保险3.9万元。针对省人社厅设立的基层项目高校毕业生服务岗共18人,一季度累计发放岗位补贴8万元。积极落实就业见习政策,部分事业单位接收就业见习生12人,牧原公司接收就业见习生20人,每月补贴1480元。组织召开大学生专场招聘会。组织高校毕业生和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9场,其中机关事业单位招聘1场,企业招聘8场,提供岗位200个,大学生就业25人,退役军人就业9人。与大安籍离校两年未就业毕生建立260人微信群,及时推送本地就业信息和政策。
  五是强化就业载体创建,促进劳动力转移就业。为巩固就业扶贫成果,新增就业扶贫车间2个,安置就业22人,新增就业扶贫驿站7个,安置就业21人。探索扶持建立义佳服装贸易有限公司农民就业增收基地,带动太山镇及附近乡镇农户利用农闲时间集中或居家缝纫创收70人。创建省级返乡创业基地1个(吉隆沙棘),带动就业126人;为创业者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10万元,扶持创业者15人,带动就业48人。加强和巩固域外劳务输出基地协作关系,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3月1日,有组织输出200名打工者统一前往浙江台州杰克组装有限公司等企业务工。截至目前,全市农村劳动力已转移就业2.7万人。
  六是强化劳动关系和权益保障,保持劳动就业领域安全稳定。办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21件,已审结21件,结案率达到100%。办理劳动合同备案业务760件,其中新签524人次,续签152人次,解除84人次,人员存量5272人。第一季度办理开通新用工备案单位帐户24户,这24户单位第一季度新增新签备案476人。开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等劳动保障政策法规宣传活动,接待劳动者举报投诉18起,涉及劳动者132人;接收欠薪平台反映线索68个,处理审核通过50个,涉及劳动者278人,补发工资待遇32.4555万元。办结欠薪违法案件10件,涉及劳动者78人,追发劳动者工资待遇73.23万元。开设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工程项目16个,存储农民工工资保证金1228.7万元,实行农民工实名制管理工程项目16个,覆盖率100%。在社会保险方面,我市城乡居民应参保115100人,实际参保176936人,享受待遇47314人,参保人数及养老金发放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经办机构发放失业保险金84人,发放总额16万元;开展失业动态监测工作。按上级要求监测的企业16户,监测企业就业人数为1405人,并由企业人事专员通过《失业动态监测系统》每月按规定时间据实进行数据上报,目前我市企业用工检测情况平稳可控。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劳动力供需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表现为企业招工难和部分群众就业难并存。二是部分民营企业就业质量不高。主要表现是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职工参加基本社会保险的比例明显偏低。三是技能人才储备不足。部分企业技能人才缺乏。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您提出的关于做好就业工作的建议非常具有建设性,按照上级要求以及市委市政府部署,结合您提出的建议,我们下一步将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一是充分发挥市就业工作领导小组作用,统筹全市劳动就业工作。加大就业工作考核权重,提高各乡镇、各相关部门对就业工作的重视程度。
  二是继续拓宽就业渠道,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中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不断开发高质量就业岗位。
  三是继续加大援企稳岗工作力度,落实“免、减、缓、返、降”各项政策。常态化深入开展“人社进企业”服务活动,在招工、培训、稳岗、劳动关系等方面为本市企业做好服务工作。
  四是继续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针对农民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退役军人、大学生、残疾人等群体开展就业服务工作,落实好各项补贴政策。深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开展企业职工技能提升培训、技师培训和就业订单式培训,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和以工代训。
  五是做好就业援助工作。帮扶就业困难群体就业,继续为就业困难落实社保补贴、求职补贴、培训补贴等各项政策,针对就业困难群体实施精准服务,促进稳定就业。
  六是大力发展服务业。打造大安月嫂、大安草编大姐等劳务品牌,发展和创造高质量家政养老就业岗位。继续拓展就业扶贫车间和扶贫工坊,促进农村劳动力居家就业创收。
  七是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加强市、乡(街道)、村(社区)三级就业服务平台建设,提升工作人员素质和技能,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就业服务“半小时服务圈”全覆盖。
  八是推进创业带动就业。继续放宽创业担保贷款门槛,发挥创业担保贷款的应有作用;创建省级返乡创业基地一家。加大创业培训力度。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创业典型,营造良好的返乡创业氛围。
  大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1年5月27日
  (此件公开发布)